Tuesday, March 29, 2005

【大美百科】從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

16世紀的義大利,印刷圖書由嘗試性的過渡階段,而至找到了基本的固定形式,歷時將近三世紀之久。文藝復興時代慣用的羅馬字模設計、排字與版面設計,為歐洲各國所接受,最後更普及整個西半球。中世紀的哥德式傳統消逝了,不過中歐和北歐仍採用哥德體作為內文字。

非常博學的威尼斯印刷商馬努蒂烏斯(Aldus Manutius),對文藝復興時期的圖書設計,貢獻極大。他在1499年印製的附有精美插圖的科隆納(Francesco Colonna)諷喻小說,被認為是文藝復興時代最和諧的印刷品典範之一。馬努蒂烏斯對圖書製造的發展還有其他重要的貢獻。他曾設計過十分優美且流利的草寫希臘字體,而鋪下往後創造斜體印刷字體之路。斜體字模具有節省空間的特性,因此得以印製一系列袖珍版的古典文學,於邁向攜帶方便且價格便宜的途徑上跨出了一大步,這對日益增加的讀者群實在意義非凡。馬努蒂烏斯也率先以厚紙板當作書的封面,這種較輕的新材料逐漸取代了木材。

於文藝復興時代,無論在圖書的外觀或內部,都發生許多深具意義的改變。就裝訂材料而言,當豬皮和牛羊皮繼續當作包裝材料,至少還歷時150年之久,至於小牛皮的使用一直到19世紀還盛行,一項重要新材料的引進就是山羊皮,這一新材料被稱為摩洛哥皮,由主要原產地而得名。同時,也從回教世界傳來複雜且多采多姿的鑲飾技巧和金子的使用,再與傳統的不燙金方法相互為用,而發展出燙金新技術。這些新的裝訂技術被應用於文藝復興時代法國藏書家如格羅里埃(Jean Grolier de Serviéres)和馬興(Thomas Mahieu)等人圖書的裝訂,其型態結合了古典的主題與回教的裝飾。嵌在裝訂者之打印器上的裝飾,有些被轉移到字模打印器上,由此鑄造出所謂「花」(fleuron,或稱為「印工之花」),可用來單獨裝飾,或者適切地與書名頁的鑲邊、書背上下頂帶、書頁下的補白花飾相配合。這種形式的裝飾一直盛行至今。

隨印刷裝飾的傳入,木刻裝飾和插畫開始衰落。在印刷術發展的第一個世紀裡,木刻已從它那原始的型態及有限的功能演變成傳達藝術效果的媒介,且兼具許多用途。使用木刻的藝術大師當中,有德國的都勒(Albrecht Durer)和霍爾拜因(Hans Holbein)、法國的薩洛蒙(Bernard Salomon)和托里(Geoffroy Tory),以及義大利和其他地方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藝術家。在他們筆下的圖書插畫不僅反映出對和諧與美感的努力,而且還反映出人類為了解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追求其最高價值而做的奮鬥。木刻也很有意義地用來記錄新發現的物理世界。在各種自然科學、醫學和科技上的第一本附有極佳插圖的書籍,幾乎都以木刻來完成插畫。

16世紀中葉之後,銅版版畫征服了圖書插畫的領域;這種版畫原只是以雕刻來做,不久即改採蝕刻法,最後更出現許多其他凹刻法。銅版版畫不僅成了全頁插畫的重要技術,也是書名頁、單面與雙面卷頭插畫、頁首裝飾圖案和補白花飾,甚至是字首字母所不可或缺的技術。建築上的因素對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式的插畫、裝飾皆有重要的影響。

由16世紀到17世紀期間,圖書印刷術的重要中心從義大利轉移到法國,接著又轉移到低地國家[歐洲西北沿海地區,包括比利時、尼德蘭(即荷蘭)和盧森堡]。最初,在許多身兼學者與印刷商如威尼斯的馬努蒂烏斯、巴黎的埃蒂安納(Henri Estienne)、安特衛普的普朗坦(Christophe Plantin),以及來登的埃爾澤菲爾(Elzevir)等人努力之下,大型的印刷暨出版社乃隨之興起,有些完成了不朽的成就。16世紀時,著作權出現,在當時是一種由皇家或貴族身分的贊助者授予印刷商、出版商和作者的特權與保護。當印刷品愈來愈普及,世俗及教會的權威者也了解到圖書對政治的影響,各種管理方法乃運應而生。限制的措施與新聞刊物的檢查如火如荼地展開。米爾頓(John Milton)的《古雅典審判制度論》(1644)對爭取出版自由的長久努力奮鬥有極犀利的記錄。然而並非所有國家和教會的措施都是負面的。一些規模大的官方印刷所,如梵蒂岡印刷局。以及古老的英格蘭大學出版部之存留,對圖書印刷的一般標準有許多方面的影響。

在17世紀時,這些標準普遍偏低。在這個目睹許多世界文學經典,如莎士比亞、塞萬提斯和莫里哀等大文豪傑作誕生的世紀,圖書卻用粗陋的紙張馬馬虎虎印刷出來,而且所用的字模也無法延續文藝復興時代精美的水準。當然,也有一些顯著的例外:兩部精湛的多種語文合參的聖經(Polyglot Bibles)出現於此世紀;裝訂技術和地圖雕版也在此時興起,彩色和黑白插圖也在博物學和科學書上出現,那是一個印刷術向四方傳播的大時代。

西半球最古老的印刷書籍,是在1539年時由巴布洛斯(Juan Pablos)在墨西哥市開設的印刷廠印製出來的。英國北美殖民地的第一家印刷廠要遲至1638年間才由戴(Stephen Day)在麻薩諸塞州的劍橋創立。圖書在美洲與在歐洲扮演的角色截然不同,主要由於新世界重視期刊超過了重視書籍。這主要是由於新世界較重視定期刊物。歐洲的出版物旨在孕育思想,而美洲則在鼓吹行動。幾乎從一開始,美洲的印刷業就成了向西部開拓殖民地的主要原動力。華盛頓在1788年6月25日給凱里(Mathew Carey)的信函中論及雜誌──「我認為快速傳達知識,還比維護自由、促進工業、提升開明與自由人民的道德還重要」,表達出他對雜誌的偏好,至今這仍是美洲知識生涯上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外觀上,美洲殖民地的圖書與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圖書皆相似。18世紀是圖書製作大躍進的時代。從14世紀以來,英格蘭的平面藝術首度追上,甚至超越歐洲的水準。卡斯隆(William Caslon)和巴斯克維爾(John Baskerville)設計的字模印出來的書,紙面猶勁有力且精緻美觀,對讀者也產生一種尊嚴與約束的感受力。造紙、裝訂和插圖都有長足的發展。比尤伊克(Thomas Bewick)新創的木板雕刻法,恢復了將被遺忘的木板畫新的活力,這種活力一直流傳到現在。

歐洲大陸在啟蒙時代也歷經過了工業革命前夕的印刷與製書的重大改革。凹刻版畫的新技法出現,彩色印刷最後也獨樹一格。由布歇(Francois Boucher)、弗拉戈納爾(Honore Fragonard)和格雷夫洛特(Hubert Francois Gravelot)等藝術家所製作的法國雕版書變成貴族社會的鮮明反映,不過這一社會很快地便面臨毀滅。並且在法國、帕德路普(Padeloup)、迪洛姆(Derome),以及其他大裝訂廠也創造了一些精緻的傑作,而富尼埃家族(Fourniers)和迪多家族(Didots)對現代的鉛字設計在美學和技術上的基礎,作了有意義的貢獻。義大利印刷家博多尼(Giambattista Bodoni)在帕馬(Parma)改造新古典鉛字,使其璀璨至極,且鉛字的重量與大小可精緻地作變更,因而使得現代商業印刷術得以成長。最後,18世紀現代出版貿易也由過去單一贊助人和津貼捐助的方式,逐漸由廣大讀者群的贊助所取代。隨著現代小說家、家庭雜誌和兒童圖書的登場,寫作開始成為可以支付生活費用的專門職業。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